![]() |
||||
![]() |
||||
|
||||
![]() |
多方資本掘金智慧醫療 行業發展面多重障礙 | ||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5/10/19 閱讀:3099次 | ||
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在10月份召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是其中一個大熱點。 14年全球移動醫療市場規模約為70億美金,中國為30億人民幣,未來我國移動醫療市場將保持高速發展,至201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200億元,未來三年年復合增長率超過80%。 同時,不少IT企業、醫藥企業、地方政府等亦在加碼智慧醫療。 政策方面,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綱要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全國人口,并實現信息的動態更新,全面建成互聯互通的國家、省、市、縣四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并積極推動移動互聯網、遠程醫療服務等發展。 但業內人士指出,智慧醫療的核心是從傳統醫院線下模式過渡到以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線上模式,就如同當年淘寶們改變商業形態一樣,終端、平臺、醫患雙方仍需跨越多重障礙。包括就醫習慣、檢測設備和醫生資源等。特別是目前大醫院的好醫生已經供不應求,醫院和醫生參與其中的意愿并不大。 擴大到整個醫療產業鏈,目前醫院、社區醫院、藥店、醫療器械商、系統集成商、醫療健康公司、互聯網公司、電信運營商等,相互間合作難度非常大,以及涉及遠程醫療相關的政策和監管仍是空白。 同時,由于醫療數據標準化體系的缺失,智慧醫療因數據不共享、利用率低等問題尚未實現真正的落地,也成為智慧醫療全面發展面臨的一大障礙。 以整體趨勢來看,國內外科技及互聯網巨頭已把重心移往醫療科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上面。但即便如此這也還是處于技術的引進和概念構建的階段,對于未來的漫漫長路還處于摸索試探。 |
||
|
相關評論 |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