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上海海事大學舉行的2015年中國航海學會學術年會上,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介紹,航海領域是衛星導航系統關系**密切的應用,自2012年底北斗系統提供區域服務以來,交通運輸部于2014年啟動航海領域北斗應用示范工程。有統計表明,北斗已成為海上搜救工作的“利器”:對遇險對象的搜尋效率提高30%以上;救撈系統的管理能力和救助調度能力明顯提升,人命救助成功率達到98%以上;節約近1.5億元的人身傷害賠償費,為涉海企業和人員減少數十億元的遇險財產損失。
以北斗的終端應用為例。交通部啟動的示范工程將研制并推廣40萬套北斗水上遇險報警手機。據介紹,這款專門針對水上作業特殊環境而研發的手機擁有較高防護等級、支持一鍵報警!八嫌鲭U報警手機研發后,技術人員還在開發全新的終端產品,比如將具有定位功能的芯片直接安裝在救生衣上。這樣一旦有海上作業人員遇險落水,借助北斗的精準定位,就能迅速開展搜救!贝送,借助示范工程,海事、救撈的公務船舶上也安裝400套北斗船載終端,對北斗系統在海上搜救領域進行實驗驗證和示范應用。
在海洋漁業領域,有超過5萬艘漁船安裝了北斗終端。北斗的定位和短報文功能能為漁民提供經濟可靠的通訊手段,同時也為漁業管理部門開展漁船監控、播發漁業相關信息提供了途徑。此外,交通運輸行業目前還在開展一系列全新的北斗航海探索應用,包括航標遙測、潮位觀測、使用北斗短報文播發航行安全信息等均取得良好成效。
按照林榕的看法,在示范工程帶動下,交通部將逐條研究、推動將北斗系統作為我國船舶通訊導航設備的標準配置。
相關評論